5批次食品檢出農藥殘留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農藥殘留問題,分別為徐州市優鮮達(徐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黃山壟分公司銷售的芹菜,甲拌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徐州市優鮮達(徐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黃山壟分公司銷售的韭菜,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南京市建鄴區紅賀苗初級農產品銷售中心銷售的生姜,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南京市建鄴區李之想蔬菜經營部銷售的
黃豆芽,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南京市棲霞區許濤蔬菜經營部銷售的豇豆,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毒死蜱是一種硫代磷酸酯類有機磷殺蟲劑,具有良好的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毒死蜱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毒死蜱在鱗莖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2mg/kg。韭菜中毒死蜱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而違規使用。
噻蟲胺屬新煙堿類殺蟲劑,具有內吸性、觸殺和胃毒作用,對姜蛆等有較好防效。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胺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噻蟲胺在根莖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2mg/kg;噻蟲胺在豆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1mg/kg。噻蟲胺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又稱防落素、保果靈,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用于防止落花落果、抑制豆類生根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部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豆芽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6-芐基腺嘌呤等物質的公告(2015年 第11號)》中規定,生產者不得在豆芽生產過程中使用6-芐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赤霉素等物質,豆芽經營者不得經營含有6-芐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赤霉素等物質的豆芽。豆芽中檢出4-氯苯氧乙酸鈉,可能是由于生產者在豆芽生產過程中為了抑制豆芽生根,提高豆芽產量,從而違規使用相關農藥。
5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分別為徐州市云龍區淮海食品城天龍159號攤位劉晉鳳銷售的標稱徐州美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雞蛋肉松面包,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淮安市淮安楚州潤州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阜寧縣羅橋鎮鴻盛糕點廠生產的阜寧大糕(熟粉類糕點),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淮安市江蘇商聯超市有限公司龍騰店銷售的標稱淮安市幸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老面包,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宿遷市昆山潤華商業有限公司蘇州相城分公司銷售的標稱蘇州市惠得利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
烏梅,亮藍、莧菜紅、相同色澤著色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淮安市淮安區楊春硯小吃店銷售的油條,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防腐劑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學成分,用于延緩或抑制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敗變質。常見的防腐劑有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鈉鹽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得超過1。食品中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對國家標準不夠了解,從而過量添加多種不同的防腐劑。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是一種常見的廣譜性食品防腐劑,對霉菌和酵母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能被人體迅速吸收,并分布于血液和多個器官中,長期食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的食品會危害人體健康。食品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減緩產品腐敗變質超范圍使用,也可能是對原輔料管控不足由其使用的復配添加劑引入。
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磯)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劑和穩定劑,使用后會產生鋁殘留。含鋁食品添加劑按標準使用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但長期食用鋁超標的食品會導致運動和學習記憶能力下降,影響兒童智力發育。《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油炸面制品中鋁的殘留量為100mg/kg。油炸面制品中鋁的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者為增加產品口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或者其使用的復配食品添加劑中鋁含量過高。
亮藍又名食用藍色2號,水溶性非偶氮類化合物,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在食品生產中應用廣泛。如果長期攝入亮藍超標的食品,存在致畸、致癌的風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涼果類蜜餞中亮藍的最大使用量為0.025g/kg。涼果類蜜餞中亮藍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過程中計量不準導致終產品亮藍超標,也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提高市場價值而過量使用,還可能是企業摻假造假濫用色素。
莧菜紅又名藍光酸性紅,偶氮類化合物,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在食品生產中應用廣泛。如果長期攝入莧菜紅超標的食品,存在致畸、致癌的可能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蜜餞涼果中莧菜紅的最大使用量為0.05g/kg。蜜餞涼果中莧菜紅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提高市場價值而過量使用,也可能是企業摻假造假濫用色素。
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分別為常州市江蘇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常州金壇新天地分公司銷售的標稱浙江隆偉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糯米麻花(海苔味),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無錫市新吳區徐藝桐食品便利店銷售的標稱廈門鷺香伴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多彩花生,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終產品油脂氧化。過氧化值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
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鎮江市丹徒區新城夢回青春餐飲店銷售的標稱鎮江新合誠餐飲配送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使用的餐具套裝,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無錫市新吳區徐藝桐食品便利店銷售的標稱宣城市桃花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豆果子(原味),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揚州市吉麥隆精品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黃山市徽之夢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帶衣腰果,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中大腸菌群不得檢出。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滅菌不徹底,或存放過程中污染等。
霉菌是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指示性指標,食品中霉菌數是指食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計數所得1g或1mL檢樣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數。霉菌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此外,還有1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為南京市江寧區百順發百貨超市店銷售的標稱日照市盛海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烘干裙帶菜,鉛(以Pb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針對監督
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相關設區市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督促企業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依法處理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